福清高山崇恩寺

一家亲 ▍浅谈两岸佛教的传承关系

发表时间:2023-12-04 13:45

据史籍记载可知,福建在宋代就是一个“俗信鬼尚祀,重浮屠之教”的地方,而这种现象的形成当然是在宋以前。宋代以后这种状况有增无减,福建民众信仰佛教更普遍。据台湾史家连横说,福建在五代两宋时就有人移居台湾,即“历更五代,终及两宋,中原板荡,战争未息,漳、泉边民渐来台湾......”。此后,福建移民入台者不绝。到了荷兰殖民者占据时期(1624—1662年)移民的人数已相当可观。据研究,“荷据时代赤崁附近有汉人3.4—4.4万人。全岛汉人人口达4.5—5.7万人。”应该说前述数字中福建人占大部分。五代两宋因战乱移居台湾的泉漳移民中可能有信仰佛教的。南宋以后至荷兰占据台湾以前福建向台湾的移民中无疑有信仰佛教者。就移民的信仰文化背景而言,当时福建民众普遍信仰佛教,移居台湾者必然会将其佛教信仰带入移居地,虽然关于这方面没有直接的文献记载,不过,据研究表明,不少闽南的移民曾将其在原籍供奉观音时之香灰或小型观音像携到台湾。


1662年,郑成功收复台湾之后,福建民众大规模的移民台湾。研究表明,“郑氏时代汉人人口在10—12万之间,其中郑氏时代新增汉人为5.6—5.8万人。”新增汉人中福建人占相当大的比重。为了满足移民的宗教心理需求,稳定移民社会,巩固统治,明郑政权建造了一批佛教寺院。“当是时,东宁初建,制度渐完,延平郡王经以承天之内,尚无丛林,乃建弥陀寺于东安坊,延僧主之。殿宇巍峨,花木幽邃,犹为郡中古刹。其后谘议参军陈永华师次赤山堡,以其地山水回抱,境绝清净,亦建龙湖岩,岩则寺也。”清代人范咸指出:“闽人谓寺为岩”。这几所寺院应是台湾最早的佛教寺院,寺院的格局和寺名院名的叫法也沿袭福建丛林的习惯。龙湖岩建成之后,陈永华即延请福建参彻法师前来台湾住持。


640.jpg


明清时期,是佛教由中国大陆传入台湾并逐步发展壮大的重要时期,也是两岸佛教交流的开创期,从此开始了两岸佛教400多年的密切联系。明末清初,台湾文化上较为落后,世世代代居住于此的台湾原住民只有原始的自然崇拜、祖先崇拜与图腾崇拜,尚谈不上真正意义上的宗教信仰。因此,这一时期的两岸佛教交流以大陆主导的对台佛教传播及台湾佛教对大陆佛教的传承为主。


其一,佛教伴随着中国东南沿海向台湾的移民而传入台湾。


佛教传入台湾的主要载体不是宗教传教者,而是大陆东南沿海的移民。这种以移民为主要途径的宗教传播方式,也是早期两岸佛教交流的主要内容。并且由于宗教传播只是移民活动的溢出效应,与纯粹的布道式传教截然不同,从而使得佛教传入台湾的过程具有鲜明的特色。一是“神佛不分”的混合宗教传播。明朝晚期“三教”(儒、释、道)混合的思想在东南沿海地区比较流行,一般民众的宗教信仰多属于祭祀性崇拜,更关注烧香、求神、抽签、供奉等仪式性内容,而非关注宗教教义、哲理。这种流行于底层的混合信仰状态,使移民在渡海前往台湾的时候,往往是不加区分地将民间信仰与佛教信仰、道教信仰一起带到台湾,而且多数民众更重视妈祖、关帝等民间信仰,佛教信仰也以观世音菩萨信仰最为盛行。如增田福太郎所说:“在台湾观音的奉祀,远超越佛教诸佛。她被视为对任何祈愿均能允准的慈祥女神。这种想法似已渗透平和的民族性之中。”这种混合式的宗教传播方式以及移民宗教信仰的不纯粹,对早期台湾佛教产生了巨大影响,使其也不可避免地烙上了“神佛不分”的印记。一些民间信仰的神庙,如北港朝天宫、台南大天后宫、大甲镇澜宫,以及在当时被视为官庙的文庙、武庙、城隍庙,都有僧倡活动甚至担任住持的记载。受此影响,到了清代,佛教在台湾已有了较大发展之后,与民间信仰也互不排斥,而是彼此相容,使台湾佛教始终具有突出的世俗化、民间化特点。二是斋教的传入及流行。斋教(亦称在家佛教或白衣佛教,包括先天、金幢、龙华等派别)于明朝时期流行于东南沿海,并随着明末清初移民潮传入台湾。相对于传统出家佛教(缁衣佛教),斋教佛道混融、带发修行的在家佛教信仰方式更加平民化和世俗化,也更契合神佛不分的台湾移民社会的需求,因此在台湾发展较快。即使在清朝,斋教虽因被视为“异教”而无法公开活动,但其信徒及宗教活动场所仍遍布全岛。东初法师曾指出:“代表台湾斋教的,就是寺院斋堂......全省寺院斋堂的数目约达千所,其数目超过正式僧侣的数量”。而且,斋教的传播还吸引了大量女性信众,可以说是奠定了现代台湾僧尼及女性信众重要地位的基础。


其二,台湾佛教对大陆佛教的传承。


640 (1).jpg


晋江安海龙山寺


清领时期(1683—1895年)从福建迁徙来台的移民中在家佛教信徒的数量是前所未有的,在家的佛教信徒群体性的存在有力地支持着福建寺院佛教在台湾的传布与发展。正是由于来台的福建僧人和在家信徒的努力,台湾寺院佛教有了长足的发展,表现在寺院上,不但原有的寺院得到重修或改建、扩建,而且也创立了新的寺院。我们发现其中有相当数量的寺院和福建名刹同名。如台北龙山寺与漳州龙山寺、泉州龙山寺同名,台南开元寺与漳州开元寺、泉州开元寺同名等。此外,台湾观音信仰特别的发达。台湾佛教徒,尤其是在家的女性佛教徒特别敬奉观音。台湾学者连横记载:“台湾居家妇女,多持观音之斋”。清代福建人梁章钜有相似的记载:“吾乡人家堂室中,亦无不奉观音者,女流持斋诵经,犹为敬信。”台湾寺院中所供奉的,除了如来和观音以外,还有闽南“三平祖师”、“清水祖师”、临济宗喝云法脉、漳州南山寺德星堂陈太傅宗祠分衍台湾等。


1894年,清政府在中日甲午战争中惨遭失败,随后签订的《马关条约》将台湾割让给了日本,台湾佛教开始经历一个非常的时期——日据时期(1895—1945)。尽管如此,闽台佛教界的交往并没有因此中止。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鼓山湧泉寺妙密、善智二法师率10余人渡台弘法。民国6年(1917年),台湾基隆月眉山灵泉寺善慧法师建立法会,延请闽僧圆瑛讲演佛法,因圆瑛“以事不克分身”,太虚代替前往。厦门南普陀的会泉法师等多次前往台湾。据《南瀛佛教》记载,大正九年(1920年),由永智师渡华,恭请会泉法师来山指导一切。同年,复由会公归华,邀请会机法师同来,就新大殿讲经,及指示修禅念佛仪式,禅林之制,始成雏形。显然会泉、会机二法师是为了指导大冈山派建立福建式的禅林制度而前往的。


640 (2).jpg


广钦法师在台弘法旧照


1945年台湾光复后,又有闽僧广钦、慈航等赴台湾弘法。广钦法师认为,“台湾佛教受日本佛教影响,已是僧俗不分,我与台湾有缘,将渡台建道场度众生……。”于1947年5月15日抵达台湾弘法。广钦虽不识字,没有讲过一部经,全凭他的德行功夫和苦修箴言,受到台湾广大信众敬仰。广钦法师对于佛教戒律的遵行为去除日本佛教习性恢复中国佛教戒律尊严树立了一个良好的榜样。慈航法师,早年一度就读于闽南佛学院,膺服太虚大师“人生佛教”的理想并引为己任,矢志推行佛教革新,于1948年从东南亚取道福建移锡台湾,对台湾僧伽教育贡献良多。两位法师风格迥异,但对闽台佛教关系的加强都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从以上所述可知,福建佛教是先由信仰佛教的民众迁徙入台而传入台岛的,而闽僧的入台则是在福建向台湾移民形成比较大规模的情况下才出现的。即先在移民社会中形成一定的社会信仰基础之后,僧人进入台湾移民社会弘法。在定居社会形成之前,闽台佛教关系主要表现为福建佛教单向向台湾传布,到了清末,随着移民社会向定居社会过渡完成后,台湾佛教渐趋成熟,闽台佛教关系开始逐步转向双方之间的交流互动。但由于台湾佛教的整体状况尚不及福建佛教,基本上是将中国佛教特别是闽南佛教的宗教教义、教理仪规等照搬到了台湾。再加上清朝统治时期,由于台湾归福建省管辖,台湾地区的僧侣要想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僧侣,就必须到地方政府指定的福州鼓山湧泉寺受戒领取度牒,进而从制度上强化了台湾佛教与大陆佛教的传承关系,确立了两岸佛教法乳一脉的历史渊源。


640 (3).jpg


1951年,慈航法师于汐止弥勒内院授课与诸学僧合影


从法脉传承上而言,台湾佛教多奉鼓山系湧泉寺为祖庭,隶属于福建鼓山系统。鼓山湧泉寺是禅宗兴起之时所创立的一个寺院,后来逐渐发展成为禅宗系统的一大丛林。史载“鼓山,位于福州城东二十里。....为中国东南第一禅刹。台省佛教耆宿若善慧、本圆诸大德,皆曾参方受具于此,与宝岛佛教关系最深。”(《台湾通史》卷22宗教志》载“佛教之来,已数百年,其宗派多传自福建,黄檗之徒,实授衣缽。”《南部台湾志》亦载“台湾本岛的佛教是从福建的鼓山、西禅二个丛林传入。在康熙、乾隆年间,本岛内建立了奉佛的官绅寺刹。二丛林的高僧被延请到台湾,担任寺刹的住持。”


正是这种对中国传统佛教之法脉、仪规、教理、经典乃至佛教思想的全面传承,奠定了两岸佛教牢不可破的密切关系,也是历史上两岸佛教交流能冲破重重阻碍不断前行的最根本原因。


来源:福建省佛教协会